发布日期:2024-11-18 16:42 浏览次数:
2016年项目的招生工作圆满落下帷幕,而2017年的MBA招生工作更在几个月前就已有序展开。为让广大校内外学子更进一步了解与认识法商MBA项目,中国政法大学MBA新闻中心记者特别邀请到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景华教授,与大家分享法大MBA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独特人才培养模式。
记者:非常感谢李主任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做客新闻中心接受我们的专访!李主任,法大商学院作为国内“法商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开创者和推动者,如今已具二十年的法商管理教育培养经验;而2009年法大商学院MBA教育中心的成立,则是开启了法商管理MBA教育模式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探索与创新。那么,作为法大MBA项目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开云电竞,您能具体谈谈中心是从哪几方面来践行“法商管理”教育理念的吗?
李主任:关于如何具体践行“法商管理”教育理念,首先在培养目标方面,一般国内院校MBA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未来企业管理者,即MBA培养的是工商企业综合性管理人才,而我们则是要培养“精商明法、敏思善行”的法商管理复合型高级领导人才。其次在培养理念方面,我们的创新特点在于注重培养兼具效率思维与公平思维、融合商业文明与法治文化、体现经商智慧与法治精神的未来企业管理者。最后,在培养方案和模式方面,我们通过融入与经商有关的法学课程帮助学生提升法商知识技能,通过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法商管理思维,通过企业实践和国内外游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升华法商智慧。
记者:您刚才提到案例式教学模式,咱们中心既然是法商MBA培养模式的开创者,那么,之前应该是没有现成的法商案例素材和研究结果供老师教学使用的,中心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李主任:案例教学是被国内外MBA教育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国际知名商学院都很注重开发自己的原创案例。从国内看,大连理工大学负责的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北京大学等,也都建有自己的案例库。我们MBA中心从创设开始就已经考虑到案例教学的问题,早在2010年就专门成立了“法商案例研究中心”,进行法商管理案例的开发、研究与教学实践。由于我们MBA中心法商案例的独特视角抓住了中国现实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引起国内外MBA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比如,哈佛大学商学院、加拿大毅伟商学院、清华大学等都对法商案例表示认同,特别是中心还与毅伟商学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于2013年底出版了《法商管理案例》系列丛书的第二辑(民企篇)、第三辑(国企篇)、第四辑(外企篇)和第五辑(新兴产业篇)。现在这项合作还在进一步推进。
记者:有关MBA的讨论几乎都会提及哈佛商学院,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MBA作为国内的一种引进教育,一直面临“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问题,具体到咱们的法商MBA,又是怎样看待和处理这两者的问题呢?
李主任:MBA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项目,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国内的MBA与欧美相比还是太较年轻,所以我们的培养模式不可避免地要参考西方的既有经验,特别是像哈佛、MIT、沃顿商学院这些佼佼者,他们的培养方案、内容设置、课程形式都值得我们研究学习。那么对于法大的MBA,我们的“国际化”,除了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还在于我们师资的国际化——比如我们与国外院校联合培养国际班学生、引进国际师资进行全英语教学,以及我们学生视野的国际化——比如我们的国际游学项目会到一流商学院、庭、州政府,甚至监狱等地游历访问。但是直接照搬外来模式可能会产生水土不服,必须进行“本土化”改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拥有这么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后来被“中国化”成了思想——来自西方的MBA教育也要与我们的社会制度、经济环境、思想文化相适应。我们正是考虑到在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还没有普遍深入人心和付诸实践,所以我们本土化地提出“法商管理”这一教育理念,并且要求所有同学在公司法、合同法、证券法等等这些与经商有关的法学选修课方面至少修满6学分;除此之外,我们MBA还专门开设了企业法务管理这个法商管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总之,当今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经济、研究中国模式,我们“国际化”的目标是,师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学生交流国际化。最终实现学生国际化,吸引更多国外留学生来中国接受MBA教育。
在专访(上)篇中,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景华教授为我们解答了法大MBA如何践行“法商管理”的培养理念和教育模式,并探讨了中国MBA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问题。那么本期报道又为大家带来哪些精彩内容呢?
记者:您在很多访谈中都提到,实现法与商的结合需要创新,影响MBA教育机构长远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创新。咱们中心早在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时,就敏锐地意识到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良好发展前景,于2015年新开设了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MBA方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广大MBA学子都很惊讶于法大MBA又一次在理念创新方面领先国内其他商学院,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咱们中心体管MBA是如何应“运”而生的吗?
李主任: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其中提到2025年我们国家的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于是2015年大量的资金开始涌入这个产业,这一年也被看作是体育产业的发展元年。法大MBA教育中心设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研究方向,并不是我们在国务院46号文后进行快速反应的结果。其实我们MBA教育中心对国内未来消费发展趋势有一个预判,我们认为体育娱乐将是未来国内消费热点的时代已经到来。另外,法大研究生院和首都体育学院就隔一条马路,两校各有独特优势领域,又恰好“体育”、“规则”、“法律”三者是紧密联系的,这种天然的“地利”与“人和”,让我们两校早在2014年夏就开始探讨校际合作、优势互补的可能性,体育产业经营管理MBA的构想就源于此。事实上,在国务院46号文之前,我们就已经基本完成了体管MBA方向的师资整合、课程设置等工作。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能够再一次在MBA专业方向创新方面领先其他商学院,成为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开设此方向MBA教育的院校,并不是因为我们“投机”或“抢跑”,而是因为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对于“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国务院46号文的出台只是额外奖励了我们“天时”这个条件。
记者:说到体育和规则,不得不提到8月份里约奥运会美国女子接力队的单独重赛事件,美国队巧妙利用田径竞赛的规则漏洞为他们争取了决赛机会,反观我国抗议美国重赛的申诉理由则没有援引任何规则支持自己的诉求。在您看来,咱们中心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MBA项目,如何在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体育法律法规人才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李主任:我们都知道在体育赛场上,游戏规则对于参赛人员具有类似的“法律”效力,所以为了保证自己在赛场的“合法”权益,就必须熟悉相关的游戏规则。据说美国田径队都是有随队律师的,之前的某些赛事上他们甚至通过申诉为自己争取到了奖牌。当然,培养单纯的体育法律法规人才并非我们体育产业经营管理MBA的定位,但是这种“随队律师”的人员设置和风险防控的意识,却恰恰是管理思维的体现。现在我国的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以单纯的体育人、媒体人、管理人居多,我们体管MBA的课程涉及体育与法律、体育产业法律风险管理、赛事经营与赛事管理、体育媒介与传播等多方面,整合了首都体育学院、法大体育法研究中心和我们商学院经济管理三方面的资源,并且正在逐步引入北京市场馆赛事运营、体育商业经营方面的行业精英定期来校交流。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创新创业,我们都为学员提供了充分的人员、资源、智慧方面的准备,目标就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和输送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法商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上,我们体育产业MBA核心课程班就有3位学员分别以奥运荣誉领队、央视主持人及跆拳道裁判的身份活跃在奥运“战场”上。
记者:我们国家目前体育运动的专业化、商业化和大众化发展不平衡,在您看来,咱们中心的体管MBA项目在改变这种不平衡方面可以起到哪些作用呢?
kaiyun电竞
李主任:首先,凭一己院校之力改变整个体育行业的发展不均衡我们是万万不敢当的,这个事情需要多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其次,体育行业组织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之分,企业和政府在这方面一般承担的是不同的角色。我们的体管MBA主要还是定位于促进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和商业化。比如刚刚举办的北京马拉松,你是否能够准确识别、挖掘和利用这里面的商业机会呢?再比如,我们想开发自己的原创赛事,那么赛事申请、场馆准备、赛事推广、赛事运营等等这一整套流程是如何运作的?这里面就能够体现出我们的体管MBA的独特价值。另外,现在运动健身人口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运动健康的乐趣和重要性,微信朋友圈经常看到人们分享跑步、打球开云电竞、健身动态,但是像运动营养、运动康复、体育文化等方面的认识、研究和投入还很欠缺,我们希望体管MBA这个方向能够为大众健身产品的开发管理和营销推广提供成熟的思路和方法,为促进国民普遍运动和提升大众健康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这也是我们作为高校本身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在前两次的专访中,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景华教授为我们分享了法大MBA的“法商管理”优势和“体育管理”特色,本期报道李主任将为大家解读法大MBA2017年的招生新政策。
记者:2016年法大MBA的招生工作已经圆满结束,2017年的招生工作也在稳步推进。根据MBA中国网的数据显示,我发现咱们中心的录取人数总的趋势是上升、下降再逐渐平稳的,这是否意味着中心已经由办学探索期逐渐进入发展成熟期?
李主任:法大MBA 教育中心2009年正式成立,2010年开始招生。早期更多地考虑的是量的积累和扩张,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在分析测算最佳招生规模。综合考虑我们的教学资源、特色和优势,2014年中心开始进行战略转型,每年的录取人数也稳定在200名上下。这样,既提升把控了入学生源质量,又确保了最优的资源配置和教学质量。
记者:教育部2016年起取消了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近日又发文2017年起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这两项政策会对法大MBA下一年的招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李主任:在职联考的取消很有可能导致考生基数大幅上升,部分院校、特别是之前在职研究生培养和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并行的院校,可能会随之调整招生录取名额。法大MBA因为一直都只有全日制研究生一种培养模式,我们也只录取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类联考的考生,只是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上课班级类型,所以目前这两项政策的调整对我们的招生政策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两种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统筹管理后,相应的学生户口、档案等方面的处理政策会不会有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会对潜在考生的报名意愿产生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观察研究。
记者:我注意到咱们中心2017年招生简章总体较之前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在奖学金激励政策方面有两方面变化,您能为我们详细解读一下吗?
李主任:2017年我们延续了以往对于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新生的奖励政策,比如保留了新生奖学金、联考成绩奖学金、英才奖学金、全额奖学金这些奖学金类型设置,金额一如既往都很丰厚。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新增了体育产业特别奖,符合条件的新生可以得到2万元/人的奖励;二是MBA英才奖学金由过去的一档改为两档,2017年一等奖金额提高到了2.5万元/人,而且获奖名额也由过去的“不超过20人”增加到“择优选拔30人”。虽然报考MBA的考生并不特别需要金钱奖励,但奖学金政策却表达了我们对于广大考生的诚意和激励。
记者:众所周知,MBA学子的求学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技能和思维上的提升,可能更在于利用这个平台附带的庞大资源和人脉。那么咱们中心为学子实现更为广阔、更高层次的职业发展路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李主任:我们中心作为教育机构,当然希望能够满足同学们方方面面的诉求。首先在知识和智力支持方面,法大MBA教育中心的专家教授团队没有任何问题。其次我们设立了对外交流部和职业发展部,为大家争取各行各业的资源,特别是我们的校友会,无论是需要信息、资本,还是思维、同好,你都能得到最快的响应。再者,我们致力于打破同一届同学的班级壁垒和不同届学生的年级壁垒,打造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法大MBA大家庭,未来可能还会考虑吸收学术研究生进来。总之,无论是友情爱情、家长里短,还是发展机会、商业伙伴,这个平台都为实现你的梦想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kaiyun电竞
以上就是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景华教授专访的全部内容,希望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未来可以吸引和培养更多具有法商智慧的新时代管理者。